高雄市鼓山區中華一路25號, 25 Chung-hua First Road, Gushan District, Kaohsiung Tel: (07)552-5329 Fax: (07)554-1207
2023年8月13日
Haste in the Air - World Youth Day Lisbon 2023 (EDM Version)
2023 年里斯本 世界青年日:聆聽上帝的耳語 - World Youth Day: Hearing God’s Whisper
常年期第十九主日 (甲年) - 19th Sunday in Ordinary Time (A)
第十九主日(甲年) - Sunday Gospel reflection with Father William Grimm - Nineteenth Sunday o...
2023年7月9日
聖瑪麗亞戈雷蒂 - St. Maria Goretti
創世紀概要(動畫 - Part 2) - Book of Genesis Summary: A Complete Animated Overview (Part 2)
常年期第十四主日 (甲年) - Ordinary Time 14th Sunday (Year A)
第十四主日(甲年) - Sunday Gospel reflection with Father William Grimm - Fourteenth Sunday (Year A)
2023年7月1日
創世紀概要(動畫 - Part 1) - Book of Genesis Summary: A Complete Animated Overview (Part 1)
常年期第十三主日 (甲年) - Ordinary Time 13th Sunday - Year A
第十三主日(甲年) - Sunday Gospel reflection with Father William Grimm - Thirteenth Sunday (A)
2023年6月11日
聖體節 - 兩分鐘講道 - Feast of Corpus Christi - Two-Minute Homily: Fr Mauro Conte
舊約概要(動畫) - Old Testament Summary: A Complete Animated Overview
飢餓心靈的食物 - Food for the Hungry Heart—Bishop Barron's Sunday Sermon
基督聖體聖血節 (甲年) - Solemnity of Corpus Christi (A)
基督聖體聖血節 (甲年) - Sunday Gospel reflection with Father William Grimm - Body and Blood of Christ (A)
2023年6月4日
什麼是三位一體 - What Is the Trinity? - Bishop Barron's Sunday Sermons
身體與靈修的關係
文章來源:<女宣雜誌> 第416期
作者 / 鄒逸蘭
[以下文字經過整理與編修]
靈修脫得了身體嗎?
說到靈修,靈性的修練,字面上看起來是超脫的,練習時似乎也偏於默想、閱讀、體會等靜態的方式。教導時提醒坐姿、環境安靜等似乎是屬於「背景」的東西,可曾想過:禱告時的姿勢、動作,也是身體運作的一部分?
談到靈性的塑造,不是要愈來愈相似我們所跟隨的主基督嗎?祂是「道成肉身」──神取了人的肉體,像人一樣由嬰兒長成大人。耶穌和天上的父來往時,祂的靈性不也經過肉身展現?耶穌自己受洗時是浸入水中。
女先知亞拿在聖殿八十四年禁食祈求、晝夜事奉神;耶穌公開傳教前曾在曠野禁食受試探,也和門徒討論過禁食的靈修原則。守齋/禁食的傳統在基督宗教中長期存在、維持至今,只是方式有所改變。過去還有鞭打自己、穿苦衣等的克己苦修。
身體的外表也有靈性意涵,有特殊使命者如參孫、撒母耳,除了清酒烈酒不可喝以外,也不能剃頭。過去名畫中的施洗約翰也是長髮長鬚。天主教東方禮及(東)正教的神父至今不剃鬍鬚不剪頭髮。有些苦修會的修道人是剃光頭的。
耶穌在治癒人時,有時會經由身體的接觸,例如觸摸瞎子的眼睛、用指頭探聾子的耳朵,甚至吐唾沫在瞎子眼睛上再按手來治癒、吐唾沫抹舌結者的舌頭再說「開了吧」,覆手禱告也沿用至今。
身體的姿勢、動作與禱告
摩西帶領以色列子民出埃及、途中和亞瑪力人作戰時,在山頂舉手禱告以色列人就得勝,他累了垂下手來亞瑪力人就得勝。於是兩個助理各在一邊抬著他的手,直到日落完全戰勝時。
我們個人禱告時,或跪、或坐、或站、或躺,雙手合掌、互握、攤開、雙臂伸出、舉起時,不僅表達內心狀態與訴求,也因這些身體的變化觸動到內在。修道院誦唸日課經的過程隨內容有起立、坐下、俯身鞠躬、跪下等姿態變換。天主教祝聖司鐸(封牧)禮儀中誦唸(唱)諸聖禱文時,準備祝聖為神父者是完全俯伏在地上的。
新教的禮拜姿勢變化較少,天主教西方禮(羅馬天主教)的彌撒也已簡化。天主教東方禮的祭典中則仍保留了較頻繁的以香爐薰香、俯身吻祭台、有許多經文及歌唱,加上建築、聖像畫、祭衣色彩繽紛,信眾在較長的禮儀中可以移動,可以說四肢五官皆充分參與整個禮拜。
教會歷史中的神聖舞蹈
此處舞蹈的定義是,依節奏移動並有一表達模式。耶穌所講的阿拉美文,聖經中的rejoice(欣喜)和dance(歡舞)是同一個字,詩篇中出現21次。初期教會有由門徒圍繞耶穌的圓環舞「耶穌的讚美詩」。一至五世紀的基督徒之舞蹈由教會組織、全體參與,圍成圓圈、簡單自然,表達基督來臨、大家和進入永生的聖者、殉道者、天使相連的深深喜悅,沒有表演者。
中世紀早期(公元500~1100年)教會變得較威權化,開始對禮儀訂規則、禁止某些舞蹈。六世紀時有特許的團體裝扮如天使在祭台前舞蹈。八、九世紀時聖舞(Sacred dances)傳遍歐洲,是聖人、殉道者聖髑遊行及節慶的一部分。十一世紀有由神父以十字架、旗幟領頭,各階層、年齡的百姓隨後,一邊祈禱一面鞭打身體出血的遊行。
中世紀後期(公元1100~1400年)是戲劇性及情緒性表現的時期,拋棄世俗墮落的、戲劇的產品,自創畫像;因此有更多的合唱歌曲、如畫的遊行、甚至在教堂中詩班所在演出禮儀舞蹈以吸引公眾。每一世紀各發展出一些聖舞。修道院創立了宗教價值的舞蹈。墓園及納骨所的牆上有許多死亡之舞的描繪,還有狂喜之舞則是男女上千人從街上舞進舞出教堂直到精疲力竭。過度狂亂的異教成分使神聖宗教舞蹈難以為繼。
文藝復興時期(公元1400~1700年)據稱由但丁開始描述樂園中的天庭舞蹈,畫作呈現出天使圍成圓圈載歌載舞、衣縷飄飄。印刷術發明、西元1455年書本開始普遍,強調智能的重要。1517年的宗教改革去除了大部分的視覺藝術,僅留下圖畫、講道和音樂;除了葬禮之外,所有遊行都終止了。馬丁路德則支持小孩子自然真誠的跳躍、舞蹈。特里騰大公會議(1545~1563)羅馬天主教會反改革,又回到中世紀禮儀傳統。教會雖禁止宗教舞蹈,聖舞仍延續了一段時期。
後文藝復興時期(公元1700~1900年),不論羅馬天主教或新教皆禁止了宗教儀式中的聖舞。1747年在英國創立的Shakers(震教)發展出精緻的宗教舞蹈,與初期教會的團體舞似有相連。十九世紀圍成圓圈的舞蹈在黑人教會崇拜中很明顯。二十世紀英美對聖舞的興趣又再復甦。美國現代舞大師露絲‧聖‧丹尼斯(Ruth St. Denis)視聖舞為全人與創意的教育、神秘經驗與宗教轉化、締造和平的工具,編舞做為默想/冥想式默禱(註3)。其高徒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Martha Graham)更影響了二十世紀舞蹈,包括禮儀舞蹈的發展。
個人經驗與反省
1970年代美國的聖舞團體形成,禮儀舞蹈在1980年代相當活躍。筆者曾參與洛杉磯北郊沙漠中Valyermo本篤會院為期一週的「祈禱與舞蹈」工作坊,以彌撒經文或聖經故事為主題。靜默、讀經、祈禱、身體操練、到沙漠聆聽、體會,回來編舞、練舞,整個一週浸泡在默禱的氛圍中深受感動。這些年來個人在肢體祈禱的學習、反省與鍛鍊過程中,看到不同宗教、不同文化各有以不同的身體律動做為靈性修練的方式、以及對神聖舞蹈的重視與表達。偶爾也有國際團體來台演出。國際性的聖舞協會(Sacred Dance Guild) 不限宗教,兩年一次舉辦節慶。(https://sacreddanceguild.org)
在西方基督宗教對聖舞、禮儀舞蹈的興趣起落時,也看到台灣基督宗教的個人與小團體在戲劇(如混沌劇團)、舞蹈(如以芭蕾、韻律操配合聖經)等的努力。台灣天主教胚芽婦女關懷協會有一個小小的「舞禱團體」斷續聚會。至於禮儀中的舞蹈羅馬教廷則又再禁止了。
過去基督徒一度以控制情緒、身體的慾望為靈修中重要的操練,教會領導者對可能勾起慾念的舞蹈亦有戒心。近數十年大家看到身心靈整合的必要,並將文化經驗引入靈修。取捨之間、見仁見智,就像對於「可不可以在教堂用吉他來伴奏聖歌」也會有爭執。關鍵在於,不光是表達者本身的感覺,要看整個行動是否以耶穌基督為中心、建立並強化團體。
以唱聖歌為例,就比較容易了解。個人單獨禱告時若受到感動,不成調地大聲高唱讚頌上主,即使五音不全、破鑼嗓子,因為全心全意、必受神的欣悅。在團體中一起唱聖歌則必須顧及團體聲音的和諧,這時的全心全意還包括了盡量融入、讓自己的歌聲不致突兀。若在團體禮儀帶領事奉,另需要在音樂及禮儀上有足夠合宜的裝備。至於大禮彌撒曲Kyrie(垂憐經)、Gloria(光榮頌)、Sanctus(聖聖聖)、Agnus Dei(羔羊頌)等等,不僅在大教堂獻唱,也在國家音樂殿堂以大合唱及交響樂方式恭敬地演出。同樣,聖舞或身體的活動,也可參考這些不同的層次。在全心注視主基督時,不再患得患失、顧慮到自己表現如何,而進入天人合一,團體的靈性也同時提升。
To the Father, through the Son, in the Spirit - Bishop Barron's Sunday Sermon
聖三主日 (甲年) - Sunday Gospel reflection with Father William Grimm - Trinity Sunday (A)
2023年5月27日
五旬節 - Pentecost: Acts 1-7
聖靈的徵兆是什麼 - What Are the Signs of the Holy Spirit? - Bishop Barron's Sunday Sermon
五旬節的意義
五旬節源於七七節,以色列人要從尼散月 (尼散月是希伯來歷的一個月份,為猶太教曆一月、猶太國曆七月,長為30天,對應格里歷的3月至4月間) 25日(七日的第一日)—大祭司將一捆新熟的大麥獻給神作為初熟果子的那天,數算七個星期,一共是49天,然後他們會在第50天守七七節。當後來一群猶太人將聖經譯成希臘文時,希臘文的「第50」(日)一字是賓特哥斯提(pentecostē′)。因此,說希臘語的猶太人遂將七七節稱為賓特哥斯特(英文Pentecost,五旬節)。
聖經利未記23:15-21記載:「『你們要從安息日的次日,獻禾捆為搖祭的那日算起,要滿了七個安息日。到第七個安息日的次日,共計五十天,又要將新束祭獻給耶和華。要從你們的住處取出細麪依法十分之二加酵,烤成兩個搖祭的餅。…祭司要把這些和初熟麥子做的餅,一同作搖祭,在耶和華面前搖一搖,這是獻與耶和華為聖物歸給祭司的。當這日,你們要宣告聖會,甚麼勞碌的工都不可做,這在你們一切的住處,做為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
五旬節是從初熟節(利23:10-11,15-17)開始算起的第50天(第七個安息日的次日),所以稱之為五旬節。在猶太教,這一天是摩西在西奈山領受《十誡》的日子,也是「感謝律法的紀念日」,是猶太人的三大節期之一。
五旬節的預言和預言成就
舊約時代摩西的行跡預示了新約時代將由耶穌將要成就之事,即影子和實體的關係。從耶穌復活之日起,40 日後升天,到降下聖靈的日子共有50日,並在第50日,即五旬節當天降下聖靈給門徒們,成就了摩西登西奈山領取十誡命給以色列百姓的預言。因此五旬節(七七節)是降下初期教會福音發展的巨大原動力 — 聖靈 — 的日子,初期教會得蒙五旬節聖靈後大膽地傳播福音,興起使數千人悔改的事工,並越過猶大將福音傳播到了外邦國家。
新約時代的五旬節透過使徒時代成就了預言,正確遵守五旬節才能領受聖靈祝福。初期教會使徒們的行跡是這時代的基督徒們的共同榜樣,藉這五旬節的聖靈使徒們將福音傳向世界,耶穌基督成為了世人們都認識的上帝。
(編輯自:https://zh.wikipedia.org/zh-tw/五旬節、https://taiwanwmscog.org)
五旬節 (甲年) - Pentecost (A)
五旬節 (甲年) - Sunday Gospel reflection with Father William Grimm - Pentecost (A)
2023年5月14日
聖靈的徵兆是什麼 - What Are the Signs of the Holy Spirit? - Bishop Barron's Sunday Sermon
"WAY MAKER" in Hebrew, Arabic & English (Worship by Jews & Arabs)
2023年5月13日
Behold Our God (Acoustic) | Official Video
復活節第六主日 (甲年) - 6th Sunday in Easter (A)
復活節第六主日 (甲年) Sunday Gospel reflection with Father William Grimm - Sixth Sunday of Easter (A)
2023年4月30日
身體與靈修的關係
(編者:本貼文編輯自原作者:鄒逸蘭 於<女宣雜誌>第416期的文章)
說到靈修─靈性的修練,字面上看起來是超脫的,練習時似乎也偏於默想、閱讀、體會等靜態的方式。教導時提醒坐姿、環境安靜等似乎是屬於「背景」的東西,可曾想過:禱告時的姿勢、動作,也是身體運作的一部分?
我們個人禱告時,或跪、或坐、或站、或躺,雙手合掌、互握、攤開、雙臂伸出、舉起時,不僅表達內心狀態與訴求,也因這些身體的變化觸動到內在。修道院誦唸日課經的過程隨內容有起立、坐下、俯身鞠躬、跪下等姿態變換。天主教祝聖司鐸(封牧)禮儀中誦唸(唱)諸聖禱文時,準備祝聖為神父者是完全俯伏在地上的。
新教的禮拜姿勢變化較少,天主教西方禮(羅馬天主教)的彌撒也已簡化。天主教東方禮的祭典中則仍保留了較頻繁的以香爐薰香、俯身吻祭台、有許多經文及歌唱,加上建築、聖像畫(icons)、祭衣色彩繽紛,信眾在較長的禮儀中可以移動,可以說四肢五官皆充分參與整個禮拜。
教會歷史中的神聖舞蹈,此處舞蹈的定義是:依節奏移動並有一表達模式。耶穌所講的阿拉美文,聖經中的rejoice(欣喜)和dance(歡舞)是同一個字,詩篇中出現21次。初期教會有由門徒圍繞耶穌的圓環舞「耶穌的讚美詩」。一至五世紀的基督徒之舞蹈由教會組織、全體參與,圍成圓圈、簡單自然,表達基督來臨、大家和進入永生的聖者、殉道者、天使相連的深深喜悅,沒有表演者。
中世紀早期(公元500~1100年)教會變得較威權化,開始對禮儀訂規則、禁止某些舞蹈。六世紀時有特許的團體裝扮如天使在祭台前舞蹈。八、九世紀時聖舞(Sacred dances)傳遍歐洲,是聖人、殉道者聖髑遊行及節慶的一部分。十一世紀有由神父以十字架、旗幟領頭,各階層、年齡的百姓隨後,一邊祈禱一面鞭打身體出血的遊行。
中世紀後期(公元1100~1400年)是戲劇性及情緒性表現的時期,拋棄世俗墮落的、戲劇的產品,自創畫像,因此,有更多的合唱歌曲、如畫的遊行、甚至在教堂中詩班所在演出禮儀舞蹈以吸引公眾、每一世紀各發展出一些聖舞、修道院創立了宗教價值的舞蹈、墓園及納骨所的牆上有許多死亡之舞的描繪,還有狂喜之舞則是男女上千人從街上舞進舞出教堂直到精疲力竭,過度狂亂的異教成分使神聖宗教舞蹈難以為繼。
文藝復興時期(公元1400~1700年)據稱由但丁開始描述樂園中的天庭舞蹈。畫作呈現出天使圍成圓圈載歌載舞、衣縷飄飄。印刷術發明、西元1455年書本開始普遍,強調智能的重要。1517年的宗教改革去除了大部分的視覺藝術,僅留下圖畫、講道和音樂;除了葬禮之外,所有遊行都終止了。馬丁路德則支持小孩子自然真誠的跳躍、舞蹈。特里騰大公會議(1545~1563)羅馬天主教會反改革,又回到中世紀禮儀傳統。教會雖禁止宗教舞蹈,聖舞仍延續了一段時期。
後文藝復興時期(公元1700~1900年)不論羅馬天主教或新教皆禁止了宗教儀式中的聖舞。1747年在英國創立的Shakers(震教)發展出精緻的宗教舞蹈,與初期教會的團體舞似有相連。十九世紀圍成圓圈的舞蹈在黑人教會崇拜中很明顯。二十世紀英美對聖舞的興趣又再復甦。美國現代舞大師露絲‧聖‧丹尼斯(Ruth St. Denis)視聖舞為全人與創意的教育、神秘經驗與宗教轉化、締造和平的工具,編舞做為默想/冥想式默禱,其高徒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Martha Graham)更影響了二十世紀舞蹈,包括禮儀舞蹈的發展。
1970年代美國的聖舞團體形成、禮儀舞蹈在1980年代相當活躍。筆者曾參與洛杉磯北郊沙漠中Valyermo本篤會院St. An-Valyermo本篤會院St. An-本篤會院St. An-St. Andrew’s Priory為期一週的「祈禱與舞蹈」工作坊,以彌撒經文或聖經故事為主題。靜默、讀經、祈禱、身體操練、到沙漠聆聽、體會,回來編舞、練舞,整個一週浸泡在默禱的氛圍中深受感動。這些年來個人在肢體祈禱的學習、反省與鍛鍊過程中,看到不同宗教、不同文化各有以不同的身體律動做為靈性修練的方式、以及對神聖舞蹈的重視與表達。偶爾也有國際團體來台演出。國際性的聖舞協會(Sacred Dance Guild) 不限宗教,兩年一次舉辦節慶。
在西方基督宗教對聖舞、禮儀舞蹈的興趣起落時,也看到台灣基督宗教的個人與小團體在戲劇(如混沌劇團)、舞蹈(如以芭蕾、韻律操配合聖經)等的努力。台灣天主教胚芽婦女關懷協會有一個小小的「舞禱團體」斷續聚會。至於禮儀中的舞蹈羅馬教廷則又再禁止了。
過去基督徒一度以控制情緒、身體的慾望為靈修中重要的操練,教會領導者對可能勾起慾念的舞蹈亦有戒心。近數十年大家看到身心靈整合的必要,並將文化經驗引入靈修。取捨之間、見仁見智,就像對於「可不可以在教堂用吉他來伴奏聖歌」也會有爭執。關鍵在於:不光是表達者本身的感覺,要看整個行動是否以耶穌基督為中心、建立並強化團體。
以唱聖歌為例,就比較容易了解。個人單獨禱告時若受到感動,不成調地大聲高唱讚頌上主,即使五音不全、破鑼嗓子,因為全心全意、必受神的欣悅。在團體中一起唱聖歌則必須顧及團體聲音的和諧,這時的全心全意還包括了盡量融入、讓自己的歌聲不致突兀。若在團體禮儀帶領事奉,另需要在音樂及禮儀上有足夠合宜的裝備。至於大禮彌撒曲Kyrie(垂憐經)、Gloria(光榮頌)、Sanctus(聖聖聖)、Agnus Dei(羔羊頌)等等,不僅在大教堂獻唱,也在國家音樂殿堂以大合唱及交響樂方式恭敬地演出。同樣,聖舞或身體的活動,也可參考這些不同的層次。在全心注視主基督時,不再患得患失、顧慮到自己表現如何,而進入天人合一,團體的靈性也同時提升。
如何宣揚信仰 - How to Proclaim the Faith - Bishop Barron's Sunday Sermon
復活節第四主日 (甲年) - 4th Sunday of Easter (A)
復活節第四主日 (甲年) - Sunday Gospel reflection with Father William Grimm - Fourth Sunday of Easter (A)
2023年4月9日
耶穌的一生 (電影) - The Life of Jesus | English | Official Full HD Movie
讓基督教變得奇怪 - Let Christianity Be Weird! - Bishop Barron's Sunday Sermon
復活節主日 (甲年) - Easter Sunday (A)
復活節 (甲年) - Sunday Gospel Reflection with Fr. Bill Grimm - Easter Sunday (A)
2023年3月18日
教宗方濟各 2023年四旬期文告 四旬期的刻苦
教宗方濟各 2023年四旬期文告
四旬期的刻苦 - 同道偕行的歷程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
瑪竇、馬爾谷和路加三部福音都不約而同地敘述了耶穌顯聖容的故事。從福音的記載,我們看到耶穌因為門徒對祂不了解所產生的反應。事實上,在更早之前,主耶穌和西滿伯多祿之間,曾經發生嚴厲和強烈的爭執。伯多祿在宣示他承認耶穌是基督、是天主子之後,卻拒絕接受耶穌所作出祂受難和被釘死的宣告。於是,耶穌嚴厲地斥責他說:「撒殫,退到我後面去!你是我的絆腳石,因為你所體會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瑪十六23)。接著,「六天以後,耶穌帶著伯多祿、雅各伯和他的兄弟若望,單獨帶領他們上了一座高山。」(瑪十七1)
每年四旬期第二主日的福音,都會宣讀耶穌顯聖容。在禮儀年的這個期間,上主帶我們與祂去一個避靜的地方。即使每日要盡的責任讓我們不得不停留在平常所在的地方,以及往往是千篇一律、有時又令人厭煩的日常工作,而在四旬期,我們獲邀陪伴耶穌登上「一座高山」,以天主神聖子民的身分,體驗一種靈修的特別刻苦經驗。
四旬期的刻苦是一種承諾,這承諾因著天主的恩寵而能持續下去,以克服我們所缺乏的信德,以及對跟隨耶穌走向十字架所產生的心理抗拒。這正是必須如同伯多祿及其他門徒一樣,應該做的事。為加深我們對主耶穌的認識,為充分了解並接納祂救恩的奧祕──那是在愛的激發下,完全獻出自己而完成的──我們必須讓自己被祂帶領,脫離平庸和虛榮。我們必須起程,踏上登山的路途,需要努力、犧牲和專注。這些必要條件,在同道偕行的歷程上,也很重要,我們作為信友,必須致力投身其中。四旬期的刻苦與同道偕行的經驗,我們若反省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必獲益匪淺。
耶穌挑選了三位門徒,上大博爾山作「退省」,要他們作為這獨一無二事件的證人。耶穌不想要這個恩寵的經驗是祂個人獨有的,而是要與其他人分享,就如我們整個人生的信仰,是一個要與人分享的經驗。跟隨耶穌,是大家一起跟隨祂的。在人生的歲月裡,我們身在旅途中的教會,也一起經歷禮儀年,與那些天主安排在四旬期,作為我們旅途的同伴們,一起同行。一如耶穌與門徒們同登大博爾山,同樣地,我們可以說,我們的四旬期之旅也是一趟「同道偕行」,因為我們在同一道路上一起前行,大家都是同一位師主的門徒。既然我們知道耶穌本身就是道路,因此,教會要更深入、更完全地進入救主基督的奧祕,唯有在禮儀上,以及在同道偕行歷程中,僅此而已。
於是,我們登上巔峰。福音敘述「耶穌在他們面前變了容貌,祂的面貌發光有如太陽,祂的衣服潔白如光」(瑪十七2)。這是「最高峰」,是此趟旅程的終點。當他們上到最高處,與耶穌一起站在高山上時,三位門徒得到這恩寵,目睹了上主的榮耀,看到祂放射出超性的燦爛光輝。那光不是來自外面,而是由祂自身發射出來的。這神性的美,比起門徒們為登上大博爾山要作的努力,無論有多大,都是無可比擬的。在走艱難的山路時,我們一定要專注觀看路徑;然而,展現在我們眼前的美景,令我們驚異,而它的壯麗就是給我們的一種回報。同樣地,同道偕行的過程,或許備極艱辛,有時令我們感到沮喪。然而,在最後等著我們的,一定會是美好奇妙的,能夠幫助我們更了解天主的旨意,以及我們的使命──為祂的國度服務。
隨著耶穌的顯現聖容,又因為梅瑟和厄里亞的顯現,門徒們在大博爾山上的體驗變得更加豐富,這兩位分別象徵法律和先知(參閱:瑪十七3)。基督的新穎,就是滿全舊約和天主所作的許諾:基督的新穎,與天主的歷史和祂子民的歷史,是不可分的,並且透露了其中更深的意義。同樣地,同道偕行的歷程也是扎根於教會傳統,並向新穎保持開放。「傳統」是尋求新路程的靈感泉源,也能使人避免陷於裹足不前、隨時花樣百出的誘惑。
四旬期的刻苦和同道偕行的歷程,都以轉變個人及教會為目標。在這兩種情況中,其變化都以耶穌的顯聖容為模式,也因著逾越奧蹟的恩寵而進行。今年,為了讓這轉變在我們身上成為事實,我願提出兩條要遵循的「路徑」,與耶穌一起登上高山,以達到目標:
第一條路徑,指的是當門徒們在大博爾山上,默觀轉變了聖容的耶穌時,天父給他們的訓令。雲彩中有個聲音說:「你們要聽從祂!」(瑪十七5)。因此,第一個指示很清楚:我們必須聽從耶穌。四旬期是一段恩寵的時期,使我們能聽祂對我們說話。祂如何對我們說話呢?首先,是祂透過教會禮儀所提供的天主聖言對我們說話。我們不應讓聖言落在耳後;如果我們無法常常參與彌撒,就要每天誦讀當天的讀經,亦可藉由網際網路閱讀。除了聖經以外,天主也透過我們的弟兄姊妹對我們說話,尤其是透過有需要的弟兄姊妹的面孔,以及在他們的遭遇中,對我們說話。我願意另加一點,在同道偕行的歷程中是相當重要的:聆聽基督,往往是藉著聆聽教會內弟兄姊妹時發生的。在某些層面上,這種互相聆聽,是首要目標,但無論如何,這是一個共議性的教會永遠不可或缺的方法和風格。
門徒們一聽到天父的聲音,就「俯伏在地,非常害怕。耶穌遂前來,撫摩他們說:『起來,不要害怕!』他們舉目一看,任誰都不見了,只有耶穌獨自一人」(瑪十七6~8)。這是今年四旬期的第二個指示:不要因為害怕面對現實及每天的辛苦、艱難和衝突,而利用特殊事件及富於感性的宗教經驗作為避難所。耶穌顯示給門徒的光,是祂光榮復活的預兆,而我們若「只追隨祂」,就必須往那方向前進。四旬期指向復活節:耶穌的「避靜」本身不是目的,而是為要預備我們,在信望愛中體驗祂的苦難與十字架,最後要抵達復活。在同道偕行的途徑上,也是如此,當天主賜予我們恩寵,讓我們獲得某種強烈的共融體驗時,我們也不應以為已抵達終點。到了那一時刻,上主也會一再對我們說:「起來,不要害怕!」讓我們下到平地,願我們體驗到的恩寵支持我們,好能在團體的日常生活中,成為「共議精神的工匠」。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在今年的四旬期,願聖神激勵並支持我們與耶穌一起上山,好使我們也能體驗到祂神聖的光輝,而能堅定信仰,在與耶穌──上主子民的光榮和萬民的真光──同行的道路上,堅毅不撓。
教宗方濟各
羅馬,拉特朗聖若望大殿
2023年1月25日,聖保祿宗徒歸化日
(臺灣明愛會 恭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