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 2023年四旬期文告
四旬期的刻苦 - 同道偕行的歷程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
瑪竇、馬爾谷和路加三部福音都不約而同地敘述了耶穌顯聖容的故事。從福音的記載,我們看到耶穌因為門徒對祂不了解所產生的反應。事實上,在更早之前,主耶穌和西滿伯多祿之間,曾經發生嚴厲和強烈的爭執。伯多祿在宣示他承認耶穌是基督、是天主子之後,卻拒絕接受耶穌所作出祂受難和被釘死的宣告。於是,耶穌嚴厲地斥責他說:「撒殫,退到我後面去!你是我的絆腳石,因為你所體會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瑪十六23)。接著,「六天以後,耶穌帶著伯多祿、雅各伯和他的兄弟若望,單獨帶領他們上了一座高山。」(瑪十七1)
每年四旬期第二主日的福音,都會宣讀耶穌顯聖容。在禮儀年的這個期間,上主帶我們與祂去一個避靜的地方。即使每日要盡的責任讓我們不得不停留在平常所在的地方,以及往往是千篇一律、有時又令人厭煩的日常工作,而在四旬期,我們獲邀陪伴耶穌登上「一座高山」,以天主神聖子民的身分,體驗一種靈修的特別刻苦經驗。
四旬期的刻苦是一種承諾,這承諾因著天主的恩寵而能持續下去,以克服我們所缺乏的信德,以及對跟隨耶穌走向十字架所產生的心理抗拒。這正是必須如同伯多祿及其他門徒一樣,應該做的事。為加深我們對主耶穌的認識,為充分了解並接納祂救恩的奧祕──那是在愛的激發下,完全獻出自己而完成的──我們必須讓自己被祂帶領,脫離平庸和虛榮。我們必須起程,踏上登山的路途,需要努力、犧牲和專注。這些必要條件,在同道偕行的歷程上,也很重要,我們作為信友,必須致力投身其中。四旬期的刻苦與同道偕行的經驗,我們若反省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必獲益匪淺。
耶穌挑選了三位門徒,上大博爾山作「退省」,要他們作為這獨一無二事件的證人。耶穌不想要這個恩寵的經驗是祂個人獨有的,而是要與其他人分享,就如我們整個人生的信仰,是一個要與人分享的經驗。跟隨耶穌,是大家一起跟隨祂的。在人生的歲月裡,我們身在旅途中的教會,也一起經歷禮儀年,與那些天主安排在四旬期,作為我們旅途的同伴們,一起同行。一如耶穌與門徒們同登大博爾山,同樣地,我們可以說,我們的四旬期之旅也是一趟「同道偕行」,因為我們在同一道路上一起前行,大家都是同一位師主的門徒。既然我們知道耶穌本身就是道路,因此,教會要更深入、更完全地進入救主基督的奧祕,唯有在禮儀上,以及在同道偕行歷程中,僅此而已。
於是,我們登上巔峰。福音敘述「耶穌在他們面前變了容貌,祂的面貌發光有如太陽,祂的衣服潔白如光」(瑪十七2)。這是「最高峰」,是此趟旅程的終點。當他們上到最高處,與耶穌一起站在高山上時,三位門徒得到這恩寵,目睹了上主的榮耀,看到祂放射出超性的燦爛光輝。那光不是來自外面,而是由祂自身發射出來的。這神性的美,比起門徒們為登上大博爾山要作的努力,無論有多大,都是無可比擬的。在走艱難的山路時,我們一定要專注觀看路徑;然而,展現在我們眼前的美景,令我們驚異,而它的壯麗就是給我們的一種回報。同樣地,同道偕行的過程,或許備極艱辛,有時令我們感到沮喪。然而,在最後等著我們的,一定會是美好奇妙的,能夠幫助我們更了解天主的旨意,以及我們的使命──為祂的國度服務。
隨著耶穌的顯現聖容,又因為梅瑟和厄里亞的顯現,門徒們在大博爾山上的體驗變得更加豐富,這兩位分別象徵法律和先知(參閱:瑪十七3)。基督的新穎,就是滿全舊約和天主所作的許諾:基督的新穎,與天主的歷史和祂子民的歷史,是不可分的,並且透露了其中更深的意義。同樣地,同道偕行的歷程也是扎根於教會傳統,並向新穎保持開放。「傳統」是尋求新路程的靈感泉源,也能使人避免陷於裹足不前、隨時花樣百出的誘惑。
四旬期的刻苦和同道偕行的歷程,都以轉變個人及教會為目標。在這兩種情況中,其變化都以耶穌的顯聖容為模式,也因著逾越奧蹟的恩寵而進行。今年,為了讓這轉變在我們身上成為事實,我願提出兩條要遵循的「路徑」,與耶穌一起登上高山,以達到目標:
第一條路徑,指的是當門徒們在大博爾山上,默觀轉變了聖容的耶穌時,天父給他們的訓令。雲彩中有個聲音說:「你們要聽從祂!」(瑪十七5)。因此,第一個指示很清楚:我們必須聽從耶穌。四旬期是一段恩寵的時期,使我們能聽祂對我們說話。祂如何對我們說話呢?首先,是祂透過教會禮儀所提供的天主聖言對我們說話。我們不應讓聖言落在耳後;如果我們無法常常參與彌撒,就要每天誦讀當天的讀經,亦可藉由網際網路閱讀。除了聖經以外,天主也透過我們的弟兄姊妹對我們說話,尤其是透過有需要的弟兄姊妹的面孔,以及在他們的遭遇中,對我們說話。我願意另加一點,在同道偕行的歷程中是相當重要的:聆聽基督,往往是藉著聆聽教會內弟兄姊妹時發生的。在某些層面上,這種互相聆聽,是首要目標,但無論如何,這是一個共議性的教會永遠不可或缺的方法和風格。
門徒們一聽到天父的聲音,就「俯伏在地,非常害怕。耶穌遂前來,撫摩他們說:『起來,不要害怕!』他們舉目一看,任誰都不見了,只有耶穌獨自一人」(瑪十七6~8)。這是今年四旬期的第二個指示:不要因為害怕面對現實及每天的辛苦、艱難和衝突,而利用特殊事件及富於感性的宗教經驗作為避難所。耶穌顯示給門徒的光,是祂光榮復活的預兆,而我們若「只追隨祂」,就必須往那方向前進。四旬期指向復活節:耶穌的「避靜」本身不是目的,而是為要預備我們,在信望愛中體驗祂的苦難與十字架,最後要抵達復活。在同道偕行的途徑上,也是如此,當天主賜予我們恩寵,讓我們獲得某種強烈的共融體驗時,我們也不應以為已抵達終點。到了那一時刻,上主也會一再對我們說:「起來,不要害怕!」讓我們下到平地,願我們體驗到的恩寵支持我們,好能在團體的日常生活中,成為「共議精神的工匠」。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在今年的四旬期,願聖神激勵並支持我們與耶穌一起上山,好使我們也能體驗到祂神聖的光輝,而能堅定信仰,在與耶穌──上主子民的光榮和萬民的真光──同行的道路上,堅毅不撓。
教宗方濟各
羅馬,拉特朗聖若望大殿
2023年1月25日,聖保祿宗徒歸化日
(臺灣明愛會 恭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