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7日

愛相隨

(作者:楊忠勤 弟兄、摘自楊弟兄--保祿之家無名小站 http://www.wretch.cc/blog/ycc490124)

傳教節主日彌撒,本堂麥安泰神父在讀經後講道:「教宗在今年元旦文告中表示,經過二千年,整個地球上,還有很多人不認識天主的救恩。甚至因整個世界受到各種意識形態,或不同的哲學理念,特別是相對論等等說法的影響;很多人即便接受了基督,因沒有堅持,就離開了。因此教宗很感性的說,我們教會在耶穌離別的時候,給我們留下的一個布達、一個昭告,直至今天,我們都尚未還。所以,整個教會,事實上還繼續在傳教,所謂傳教是整個教會成立的職責。然而,教會不是為完成自己,而是為完成天主所賞人的恩惠,就是永恆的生命。天主對人整個生命的愛,不像參加俱樂部一樣,去參加的人雖秉持同一個意志,為的只是自己的『成長』;但天主為的卻是要去『完成』祂的愛。」

在今天福音(瑪二十八16-20)裡可看到,當耶穌復活後命令門徒們到加里勒亞時,即便當時很多的群眾,甚至祂的門徒當中還有疑惑,不知耶穌為什麼復活,但耶穌當時卻毫不猶豫的昭告、甚至布達給祂的十一個門徒,要他們去廣傳天下。這件事情對我們整個教會是個新的開始,因天主的愛,不再拘限在以色列人身上,而是到了天涯海角,到了你、我的身上;現在已是整個人類的宗教,不單單是以色列選民的宗教,而是整個人類在天主愛的河流中不斷的滋潤與成長。天主的愛是無遠弗屆不能阻擋的;耶穌基督亦是為這愛而犧牲的-祂沒有成全自己,祂是成全整個人類。我們作為教會的成員,也不能單單只為成全自己,而是要成全天主的愛,讓天主的愛廣傳釋放。我們要慢慢地學習,如何在我們生活當中看見天主化工的神奇,因『愛向來是痛苦的、愛向來是犧牲的』;愛不是因我們『喜歡』作什麼,而是因別人『需要』的是什麼?正如同天主看到我們的需要、耶穌基督看到人的需要,及初期教會看到整個人類的需要一樣。因此,今天我們也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需要,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時時看到『別人』的需要;並盡到基督徒的責任去『完成』,才是耶穌基督昭告的最重要目的,讓我們共同惕勵及努力來達成」。誠如神父所教導,不能只看見「自己」,要時時看見「別人」;尤其與我們朝夕相處的「家人」更是重要,有幾個故事是這樣說的:

一、看清自己:
一位自認很盡責的基督徒,有一天他因自己的表現,洋洋得意地去看望天使。天使將他帶到窗前說:「向外看,你看到什麼?」「看到許多人。」他說。天使又將他帶到一面鏡子前,問道:「現在你看到了什麼?」「只看見我自己。」他回答。天使說:「玻璃窗和玻璃鏡的差別只在於那一層薄薄的水銀,雖然是一點點水銀;但就好像心被蒙上一層污垢一樣,叫你只看見自己,而看不到別人」。

二、夫妻關係:
這位基督徒長年在外打拼,辛苦的建立一個小康之家。他做事認真負責,態度溫和,也很能照顧妻子,認為這次應該很滿意了,就又去向天使表功。誰知天使又把他帶到鏡子前,他看到鏡中的妻子很哀戚的向夢中的天使說:「他什麼都好,但都好像是外表的努力;始終感受不到彼此心靈上的親密與水乳交融。」他猛然驚覺的說:「是呀!雖然日常生活裡我百般遷就她、讓她、愛她;但在潛意識裡,我仍是個大男人主義,認為自己賺錢最多,是家裡的主角。殊不知結婚多年來,她辛苦的持家,無怨無悔地付出,這個家早已成了共同體;那個家的形狀,既不像妻子、更不像自己,而是我與她及兩個子女所特有的形象。但我卻一直以為自己就能代表整個家,甚至對她與子女的愛也一樣,難怪她始終不快樂。」天使接著說:「其實,她要的不多,只要你稍微調整或改變一下,就很滿足了」。

三、子女關係:
這對夫妻對兩個子女也很愛護,深怕他們以後過的日子不如自己,因此每天不停地督促他們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弄得他們喘不過氣、度日如年,就跑到天使那裡告狀說:「父母都不懂我們的心?按照這標準,我們能達到嗎?」天使就又把這對夫妻找到鏡子前,他們看到鏡中的景象嚇了一大跳,在鏡裡他們的家已變成了天堂,夫妻及兩個子女分別變成了天主及亞當、厄娃的形象,且因那兩個亞當、厄娃一直達不到所要求的標準,天主這時忽然就對亞當、厄娃說:「我要把你們逐出天堂,嚐盡人間的辛酸!」他們看到這裡,心裡很難過,天使就接著說:「你們為什麼把家裡變成天堂了呢?他們所以成為你們的子女,就是因為在人間呀!」

四、父母關係:
又有一天那位基督徒很想念母親,就到花店門口停了車,打算訂一束花,請花店送給遠在故鄉的母親。他正要走進店門時,發現有個小女孩坐到地上哭,他就問她:「孩子,為什麼坐到這裡哭?」「我想買一朵玫瑰花送給媽媽,可是我的錢不夠。」孩子說。他聽了感到心痛。「這樣啊--」於是他牽著小女孩的手走進花店,先訂了要送給母親的花束,然後給小女孩買了一朵玫瑰花。走出花店時,他向小女孩說,要不要開車送妳回家。「真的要送我回家嗎?」「當然啊!」「那你送我到媽媽那裡好了,可是叔叔,我媽住的地方,離這很遠。」「早知道就不戴妳了」他開玩笑地說。他照小女孩說的一直開了過去,沒想到走出市區大馬路之後,隨著蜿蜒山路前行,竟然來到了一個墓園。小女孩把花放在一座新墳旁邊,她為了給一個月前剛過世的母親獻上一朵玫瑰花,而走了一大段遠路呢!他將小女孩送回家後,再度折返花店。他取消了要寄給母親的花束,而改買了一大束鮮花,直奔離這裡有五個小時車程的母親家中,他要親自將花獻給媽媽。

法果作家雨果曾說:「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堅信有人愛我們。」又說:「世界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還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的確,「心靈」不是一種物體,而是體驗生活和認識自我的一種層次。省察心靈,非但不會使生命貧瘠,反而會使它更豐富。只要敞開心胸,面對心靈,你會找到隱藏在疾苦中的訊息及帶來的改變。同時,不論任何需求,在心靈上也都離不開「依戀」與「逃脫」。因心靈希望透過依戀這樣的親蜜關係獲得滋養,但太過依戀而要窒息時,又想趕快逃脫,獲得自由,因而造成親蜜關係中的緊繃、摩擦與衝突。然而,只有在天主的愛中,可將這兩者融合,讓我們依戀在祂懷裡,而又同時享有充分的自由;因此我們為何不能把這愛帶給最親的家人,以及其他需要的人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