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MENTS OF RITE:A Handbook of Liturgical Style
(Author: Aidan Kavanagh)
(譯者:安多尼 神父)
行禮的原則 - (續 Part 1)
2. 行禮正如其他藝術形式,提供給想像、價值的投入與採納、以及自由的更大空間。
禮儀中可行與不可行的不同點,正如同藝術與文宣、創作與宣傳的差異。行禮去培養某些特殊的熱心神工、敬禮或意識形態就有違這項原則。
3. 禮儀是準則性的。
這意味著行禮是受到規則約束的藝術,原始希臘文kanon正是這的意義。簡單來說,基督徒或非基督徒,現存在的禮儀體系都奠基在此原則上,像行禮如此高度複雜的社會藝術,必須維繫大眾期盼的固定秩序,否則不能算是眾人為共同目標而參與的活動。行禮者必須留意信眾在特殊傳承下所根據的基本準則或規則。傳統基督徒延續四項這些基本準則:1)聖經的準則(正典):包括舊約與新約;2)聖洗誓願的準則:一些天主聖三的信條;3)感恩信仰的準則:感恩經或教會傳統的祈禱;4)那些在禮儀(例如:禮規)以及禮儀之外(例如:包含許多準則的「教會法」)規範信眾生活的教會傳統準則。無論它們在當時是多麼受歡迎,忽略這些準則或規則就有引領信眾走進異類死胡同的風險。
4. 禮儀不去配合文化,而是文化來配合禮儀。
通常人們會聽到相反的論調,以為禮儀必須,而且向來配合所處的文化。果真如此話,當這文化滅亡之後,它的禮儀不就隨之煙消霧散(歷史無從證實),否則就是那現存的禮儀從來就不曾完全配合那已消失的文化。神學上,無法理解忠於耶穌基督福音的禮儀會允許自己完全配合那敵視福音的文化。在這種情況下,在信眾不得不削弱、推翻、顛倒那文化以前,禮儀是無所作為的。
因此,禮儀在文化適應過程上必須有別於此。毫無疑問,行禮必然使用在文化中發現的某些形式與象徵。外教成分出現在復活節慶的祝聖聖水池和祝聖新火;部分聖誕節受到冬至時羅馬異教慶祝常勝太陽節所影響。但是福音或教會或禮儀並沒有配合地認同那些文化成分。信眾同化了它們,同時更新它們所表明的不是原先外教人的信息,而是耶穌基督的信息。就此觀點,禮儀將文化成分過濾、改變、保存來配合自己,即便人們仍可嗅出已逝去異教典禮的某些成分,以常勝太陽節為例,卻已是基督徒的聖誕節慶。
看來這是禮儀原則的精神,信眾通常是經過漫長的歲月,以豐盈多樣的方式將文化同化。禮儀並不像人造或抽象的結構的世界語或電腦語言。它是從土裡挖掘出的泥團,由人手所塑造,賦予特殊印記,而且假如人們仍忠信於基督,禮儀就會在基督內散發出神聖的光芒。因此,禮儀比任何文化壽命要長,即便禮儀採用它們。這過程或許能夠監視和察覺,可惜無法被長久地被強迫或阻礙的。
5. 行禮比較類似詞藻華麗的朗誦,而不似科學分析或課堂講座。
行禮並不是演講,它在剛提到的三種演講中比較相似前者,而非後兩種。這意味著行禮是朗讀和宣報,而不是分析或教導。為此,必須莊重、坦率肯定、避免漫談和話家常、不要騷擾或對立信眾、動作高雅簡潔,因為花招和把戲與基督徒和他們的崇拜格格不入。
6. 行禮如同詩詞、修辭和音樂,經常藉由韻律和音階與經文來傳達意義。
行禮這種禮節的語言,遠遠超出字詞和經文。行禮者不能只是照本宣科。行禮必須考量時機和方式。在至聖所內不知所措和手忙腳亂,暗示著毫無頭緒,即便反應再機敏的主禮者也無法粉飾太平。生硬與刻板的舉止同樣糟糕,暗示看到的只比呆板的演練好些。行禮「編導」藝術的謹慎和創意要求得更高。
7. 保持所選擇的禮儀風格。
像羅馬禮這樣特殊的禮儀成語,正如特殊的語言,擁有各自的邏輯和特質。添加外來成語的成分例如拜占庭禮會令人難受,就像自命不凡的作家文章內充滿著外來語。混合外來成分的禮儀,削弱了自己的邏輯和特質,使它像座禮儀博物館,而不是活潑生動的行禮。最好的方式就是採用信眾現行的固有禮儀。
8. 行禮不必同時舉行所有選項。
像羅馬禮這樣特殊的禮儀成語,享有許多世紀的發展,擁有大量常備套件的經文、音樂和禮節。實際上,任何團體都無法一一呈現這些數量過多的常備套件。歷代禮儀學者致力儘可能在一年時間內使用,或許是基於專業考量,凌駕牧靈的需要。西方中世紀時,這過程受到鼓勵,當禮儀逐漸掌握在教士禮儀專家手中,他們需要多樣的常備套件讓信眾看到高品質的禮儀。現代羅馬禮儀因而出現大量不同禮節,特別在其感恩祭典和每日禮讚當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