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MENTS OF RITE:A Handbook of Liturgical Style
(Author: Aidan Kavanagh)
(譯者:安多尼 神父)
一些重要的形式 (Some Matters of Form) – Part 3
雙手
雙手僅次於面容,也許是人類肢體中最擅表達的部分。它們的肢體動作流露出人類的態度和情緒,正如我們在聖像和古典芭蕾舞所見到的。我們在行禮中看到雙手伸張來祈禱、合十表虔敬、大方外展示邀請、和比手勢來指示或祝福。不使用時,最好擱置一旁隱沒起來、收藏在外衣下、或安置在表面、或雙手相合安置於手腕上。它們不該不耐煩地敲擊打轉、也不該害怕緊張而僵硬筆直、更不該無精打采或另有所指。
姿態
佔領空間的人類肢體,在溝通上不需要太多語言。為此禮儀職務的肢體動作就顯得重要:它應該是自然放鬆卻不是無拘無束,優雅端莊卻不僵硬呆滯。許多問題出在肢體語言並非太少,而是過於做作和笨拙。遊行時,禮儀職務簇擁一堆像似相互取暖,而不是保持距離,中規中矩恰如其分。遊行隊伍不是候車隊伍。行禮的肢體語言是一種節制不誇張的藝術,需要訓練。不該刻意矯揉造作。
遊行
羅馬和其他傳統的感恩祭典,在第四世紀之後發展出三種遊行,因應更大空間承載信眾的膨脹。那就是:進堂的遊行;餅酒水的禮品遊行;以及領聖體的遊行。先前兩項,通常由於人少,會要求某種程度的形式,至於後者通常為數眾多,則不考量也不需要形式。這三種都伴和著歌唱,或是帶有對經的聖詠或詩歌。進堂禮節經常受到講究像隆重的祭台敬禮(上香)和尾隨的光榮頌而延長,也可藉由伴奏詠唱韻律的垂憐禱文來擴增延續,在懺悔時期(將臨和四旬期)省則略光榮頌。在懺悔和特殊場合中,各大教會的遊行盛行傳統的串經禱文。它們綜合行動與音樂的強烈節奏感來鼓舞眾人參禮。
祭台
這張神聖的桌子是行禮場所的外在聚焦點。它絕不要被裝飾的建築結構或懸空的十字架所掩蓋;它也不該太靠近主禮座椅、聖體龕或是聖洗池這些其他的主要焦點所拖累;它更不該被經架、麥克風、酒水瓶、花瓶、熱心用品等瑣碎的桌上物所淡化。
儘管眾說紛紜,羅馬傳統一向將這張神聖桌子視為基督臨在祂子民當中的主要建築象徵,不斷地提醒他們在祂內同桌共食的基本友誼。就這角度來看,這張桌子以它的方式成為「聖體(blessed sacrament)」,應以尊敬基督聖體寶血聖事同等的態度尊敬它。基於維護基督持續親臨教會這兩個象徵的神聖完整,禮儀改革再次肯定羅馬傳統將聖體收藏在其他地方,而不置放在行禮場所的神聖桌子上。祭台裝飾品如燭臺、聖髑、花瓶、十字架和其他用品等等比例必須與桌面相稱,當這不用它們時,最好移開桌面。
這張桌子應該是獨立的、可四通八達、外型四方而非長方,與所占空間中比例相稱。它的線條應顯明、簡單,它具有足夠的體積可從各個角度看到。它的週遭應是平坦的,能夠容納許多人,不用刻意墊高而危及進出,並且使空間過於複雜。這張神聖桌子不是偶像,而是那看不見卻臨在的聖事象徵。它經由水和油來祝聖,正如基督徒在聖洗中被祝聖一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