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8日

從歷史觀點看彌撒禮儀的演變 - Part 4

 

 [以下內容節錄並整理自  從歷史觀點看彌撒禮儀的演變 ]


(五)禮儀語言

耶穌在最後晚餐所用的是阿拉美文,因為當地的語言是阿拉美文。所以在初期教會用的禮儀語言是阿拉美文。但是漸漸地改用希臘文。因為中東一帶的人多以希臘文為主。保祿使徒在公元五十六年寫著說:「感謝天主,我說語言勝過你們眾人。可是在集會中,我寧願說五句訓誨人的話比說一萬句無聊的話更好」(格前十四18-19)。

(六)擘餅的禮儀性

擘餅是一般的晚餐或是特別的儀式呢?聖保祿解釋說:「我要囑咐你們,並不稱讚你們。因為你們聚會不是為得益,而是為受害……你們聚集在一起,並不是為吃主的晚餐,因為你們吃的時候,各人先吃自己的晚餐」(格前十一17,20-21)。從這些話中可知,擘餅只是在一般餐中偶而舉行的。這些參與的人並不常是教徒。保祿並沒有攻擊這件事。

(七)彌撒的雛型

我們可把使徒時代的彌撒分為三個部份:

1. 聖道禮儀

在分享餅酒之前有聖道禮儀,其本源自猶太教。使徒們受到猶太教的影響,在會堂內讀一段聖經,然後再加以解釋。圑體成員分享,隨後唱「聖、聖、聖、萬軍的上主。祂的光榮充滿大地(依六3)。基督徒也模仿此方式,先讀經,除了舊約外,再加上一些耶穌基督的行實,解釋聖經改爲講道理。

2. 聖祭禮儀

這時的聖祭禮儀以奉獻酒餅爲開始,又稱爲感恩(Eucharistic prayer)。爲什麽我們稱奉獻酒餅爲感恩經呢?因爲耶穌在最後晚時,感謝天父賜給的一切恩惠。這個Eucharist解釋爲「感謝」(Thanksgving)。猶太人在巴斯卦晚餐時,感謝上主在舊約時代藉著梅瑟解救了他們。同樣,基督徒也感謝天主賜給他們的一切鴻恩。在猶太人用餐禮儀的最後一個項目是爲猶太人祈禱。同様地,在感恩經中,敎會也爲新以色列民祈禱。「願平安與憐憫降在他們身上,降在天主的新以色列子民身上」(迦六16)。

3. 領聖體

猶太人的聖殿有祭獻的儀式,但一般的會堂却沒有此禮。除了祭獻巴斯卦羔羊之外,其他聖殿的祭獻也經常有。其中一種稱爲(Zedah=Sacrifice;Todah=Communion)解釋說「與天主分享其成。」

人們把其中一部份放在祭台上焚燒,另一部份則給獻禮者,他可與朋友祭獻是一種聖餐。在聖經上有些晚是種祭獻。所以若有人說彌撒只是一種祭獻而不是聖餐,或說只是一般的筵席而不是祭獻,都會失去其本來的意義。所以彌撒不僅是聖餐,也是個祭獻。

最後,猶太人的祭獻不僅一年一次,常是多次地舉行。同樣地,耶穌也我們多次藉此禮來紀念祂。

(八)餅與酒

初期敎會的記載,沒有告訴我們當時用什麽酒或餅來行祭,但多以猶太人的習慣爲標準。猶太人在逾越節晚時所用的是無酵餅,但在彌撒中基督徒習慣是由信友所帶來的餅,所以沒有明文規定要用有酵或無酵餅。同樣地也沒有規定是要用釀成的或純葡萄汁。

總而言之,使徒時代的彌撒禮儀是與猶太敎的祭獻息息相連的。但漸漸地,也開始分道揚鑣了,彌撒形成了本有的特質。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