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30日

身體與靈修的關係

(資訊提供:麥安泰 神父)

(編者:本貼文編輯自原作者:鄒逸蘭  於<女宣雜誌>第416期的文章)

說到靈修─靈性的修練,字面上看起來是超脫的,練習時似乎也偏於默想、閱讀、體會等靜態的方式。教導時提醒坐姿、環境安靜等似乎是屬於「背景」的東西,可曾想過:禱告時的姿勢、動作,也是身體運作的一部分?

我們個人禱告時,或跪、或坐、或站、或躺,雙手合掌、互握、攤開、雙臂伸出、舉起時,不僅表達內心狀態與訴求,也因這些身體的變化觸動到內在。修道院誦唸日課經的過程隨內容有起立、坐下、俯身鞠躬、跪下等姿態變換。天主教祝聖司鐸(封牧)禮儀中誦唸(唱)諸聖禱文時,準備祝聖為神父者是完全俯伏在地上的。

新教的禮拜姿勢變化較少,天主教西方禮(羅馬天主教)的彌撒也已簡化。天主教東方禮的祭典中則仍保留了較頻繁的以香爐薰香、俯身吻祭台、有許多經文及歌唱,加上建築、聖像畫(icons)、祭衣色彩繽紛,信眾在較長的禮儀中可以移動,可以說四肢五官皆充分參與整個禮拜。

教會歷史中的神聖舞蹈,此處舞蹈的定義是:依節奏移動並有一表達模式。耶穌所講的阿拉美文,聖經中的rejoice(欣喜)和dance(歡舞)是同一個字,詩篇中出現21次。初期教會有由門徒圍繞耶穌的圓環舞「耶穌的讚美詩」。一至五世紀的基督徒之舞蹈由教會組織、全體參與,圍成圓圈、簡單自然,表達基督來臨、大家和進入永生的聖者、殉道者、天使相連的深深喜悅,沒有表演者。

中世紀早期(公元500~1100年)教會變得較威權化,開始對禮儀訂規則、禁止某些舞蹈。六世紀時有特許的團體裝扮如天使在祭台前舞蹈。八、九世紀時聖舞(Sacred dances)傳遍歐洲,是聖人、殉道者聖髑遊行及節慶的一部分。十一世紀有由神父以十字架、旗幟領頭,各階層、年齡的百姓隨後,一邊祈禱一面鞭打身體出血的遊行。

中世紀後期(公元1100~1400年)是戲劇性及情緒性表現的時期,拋棄世俗墮落的、戲劇的產品,自創畫像,因此,有更多的合唱歌曲、如畫的遊行、甚至在教堂中詩班所在演出禮儀舞蹈以吸引公眾、每一世紀各發展出一些聖舞、修道院創立了宗教價值的舞蹈、墓園及納骨所的牆上有許多死亡之舞的描繪,還有狂喜之舞則是男女上千人從街上舞進舞出教堂直到精疲力竭,過度狂亂的異教成分使神聖宗教舞蹈難以為繼。

文藝復興時期(公元1400~1700年)據稱由但丁開始描述樂園中的天庭舞蹈。畫作呈現出天使圍成圓圈載歌載舞、衣縷飄飄。印刷術發明、西元1455年書本開始普遍,強調智能的重要。1517年的宗教改革去除了大部分的視覺藝術,僅留下圖畫、講道和音樂;除了葬禮之外,所有遊行都終止了。馬丁路德則支持小孩子自然真誠的跳躍、舞蹈。特里騰大公會議(1545~1563)羅馬天主教會反改革,又回到中世紀禮儀傳統。教會雖禁止宗教舞蹈,聖舞仍延續了一段時期。

後文藝復興時期(公元1700~1900年)不論羅馬天主教或新教皆禁止了宗教儀式中的聖舞。1747年在英國創立的Shakers(震教)發展出精緻的宗教舞蹈,與初期教會的團體舞似有相連。十九世紀圍成圓圈的舞蹈在黑人教會崇拜中很明顯。二十世紀英美對聖舞的興趣又再復甦。美國現代舞大師露絲‧聖‧丹尼斯(Ruth St. Denis)視聖舞為全人與創意的教育、神秘經驗與宗教轉化、締造和平的工具,編舞做為默想/冥想式默禱,其高徒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Martha Graham)更影響了二十世紀舞蹈,包括禮儀舞蹈的發展。

1970年代美國的聖舞團體形成、禮儀舞蹈在1980年代相當活躍。筆者曾參與洛杉磯北郊沙漠中Valyermo本篤會院St. An-Valyermo本篤會院St. An-本篤會院St. An-St. Andrew’s Priory為期一週的「祈禱與舞蹈」工作坊,以彌撒經文或聖經故事為主題。靜默、讀經、祈禱、身體操練、到沙漠聆聽、體會,回來編舞、練舞,整個一週浸泡在默禱的氛圍中深受感動。這些年來個人在肢體祈禱的學習、反省與鍛鍊過程中,看到不同宗教、不同文化各有以不同的身體律動做為靈性修練的方式、以及對神聖舞蹈的重視與表達。偶爾也有國際團體來台演出。國際性的聖舞協會(Sacred Dance Guild) 不限宗教,兩年一次舉辦節慶。

在西方基督宗教對聖舞、禮儀舞蹈的興趣起落時,也看到台灣基督宗教的個人與小團體在戲劇(如混沌劇團)、舞蹈(如以芭蕾、韻律操配合聖經)等的努力。台灣天主教胚芽婦女關懷協會有一個小小的「舞禱團體」斷續聚會。至於禮儀中的舞蹈羅馬教廷則又再禁止了。

過去基督徒一度以控制情緒、身體的慾望為靈修中重要的操練,教會領導者對可能勾起慾念的舞蹈亦有戒心。近數十年大家看到身心靈整合的必要,並將文化經驗引入靈修。取捨之間、見仁見智,就像對於「可不可以在教堂用吉他來伴奏聖歌」也會有爭執。關鍵在於:不光是表達者本身的感覺,要看整個行動是否以耶穌基督為中心、建立並強化團體。

以唱聖歌為例,就比較容易了解。個人單獨禱告時若受到感動,不成調地大聲高唱讚頌上主,即使五音不全、破鑼嗓子,因為全心全意、必受神的欣悅。在團體中一起唱聖歌則必須顧及團體聲音的和諧,這時的全心全意還包括了盡量融入、讓自己的歌聲不致突兀。若在團體禮儀帶領事奉,另需要在音樂及禮儀上有足夠合宜的裝備。至於大禮彌撒曲Kyrie(垂憐經)、Gloria(光榮頌)、Sanctus(聖聖聖)、Agnus Dei(羔羊頌)等等,不僅在大教堂獻唱,也在國家音樂殿堂以大合唱及交響樂方式恭敬地演出。同樣,聖舞或身體的活動,也可參考這些不同的層次。在全心注視主基督時,不再患得患失、顧慮到自己表現如何,而進入天人合一,團體的靈性也同時提升。

En Jesús Me Esconderé (Video Oficial)

(Source: Sovereign Grace Music)

如何宣揚信仰 - How to Proclaim the Faith - Bishop Barron's Sunday Sermon

(Source: Bishop Robert Barron)

[中文字幕的設定方法]: 1. 點選畫面右下角的齒輪 (設定) 2. 點選 字幕(1) 3. 點選 英文(自動產生) 4. 再次點選 英文(自動產生) 5. 點選 自動翻譯 6. 點選 中文 (繁體)  7. 然後 播放

復活節第四主日 (甲年) - 4th Sunday of Easter (A)

(Source: SOLT Liturgy Prep)

[中文字幕的設定方法]: 1. 點選畫面右下角的齒輪 (設定) 2. 點選 字幕(1) 3. 點選 英文(自動產生) 4. 再次點選 英文(自動產生) 5. 點選 自動翻譯 6. 點選 中文 (繁體)  7. 然後 播放

復活節第四主日 (甲年) - Sunday Gospel reflection with Father William Grimm - Fourth Sunday of Easter (A)

(Source: Union of Catholic Asian News)

[中文字幕的設定方法]: 1. 點選畫面右下角的齒輪 (設定) 2. 點選 字幕(1) 3. 點選 英文(自動產生) 4. 再次點選 英文(自動產生) 5. 點選 自動翻譯 6. 點選 中文 (繁體)  7. 然後 播放

2023年4月9日

耶穌的一生 (電影) - The Life of Jesus | English | Official Full HD Movie

本片長達 2 小時 56 分
(Source: Jesus.net)

[中文字幕的設定方法]: 1. 點選畫面右下角的齒輪 (設定) 2. 點選 字幕(1) 3. 點選 英文(自動產生) 4. 再次點選 英文(自動產生) 5. 點選 自動翻譯 6. 點選 中文 (繁體)  7. 然後 播放

讓基督教變得奇怪 - Let Christianity Be Weird! - Bishop Barron's Sunday Sermon

(Source: Bishop Robert Barron)

[中文字幕的設定方法]: 1. 點選畫面右下角的齒輪 (設定) 2. 點選 字幕(1) 3. 點選 英文(自動產生) 4. 再次點選 英文(自動產生) 5. 點選 自動翻譯 6. 點選 中文 (繁體)  7. 然後 播放

復活節主日 (甲年) - Easter Sunday (A)

(Source: SOLT Liturgy Prep)

[中文字幕的設定方法]: 1. 點選畫面右下角的齒輪 (設定) 2. 點選 字幕(1) 3. 點選 英文(自動產生) 4. 再次點選 英文(自動產生) 5. 點選 自動翻譯 6. 點選 中文 (繁體)  7. 然後 播放

復活節 (甲年) - Sunday Gospel Reflection with Fr. Bill Grimm - Easter Sunday (A)

(Source: Union of Catholic Asian News)

[中文字幕的設定方法]: 1. 點選畫面右下角的齒輪 (設定) 2. 點選 字幕(1) 3. 點選 英文(自動產生) 4. 再次點選 英文(自動產生) 5. 點選 自動翻譯 6. 點選 中文 (繁體)  7. 然後 播放